2007年6月27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实话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谁在坦然面对政协会上的“中华烟”?
卢荻秋

  山西省河曲县是国家级贫困县,该县农民年均收入仅有1000元左右,但县政协开一次会就“抽”掉6万元财政拨款。至于为什么要发烟,河曲县政协原主席王满仓表示,主要是考虑到这次是换届选举会议。他还说:“河曲县现在已经有这个能力了。现在全国县级政协开会,就我们县抽得起中华烟。”(6月24日《法制日报》)
  河曲县的政协会上能抽得起“中华烟”,是因为近几年县里引进了不少大集团、大企业,上马了不少大工程,使得县财政收入快速增长。腰包鼓了,当然要享受一下,这大约是该县政协开一次会“抽”掉6万元财政拨款的心理基础,恐怕也是一些地方政府大肆铺张浪费的共同心理基础。
  殊不知,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,并不必然代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同步提高,也不必然代表当地社会公共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。就拿河曲县来说,尽管近两年来经济增长迅速,却依然未能脱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,因为可用于地方财政支配的资源并不十分宽裕。在这样一种状况下,县政协开会抽“中华烟”,无疑有悖于节约型政府建设理念,是一种讲排场、比阔气的不良风气。
  那么,都是谁在坦然面对政协会上的“中华烟”呢?
  首先是会议的主办者、县政协领导——是他们觉得“抽得起”,而向县政府打报告要求增支6万元香烟费的。其次是县政府的领导——显然他们也认同“抽得起”,才会予以批准。再次是与会的政协委员们——他们是“中华烟”的实际享用者,每人4包,有的留着自己抽,有的转手卖掉,有的换成其他品牌香烟。上上下下,所有人都没有对政协会上的“中华烟”感到一丝的不妥。
  显然,这是一种“集体无意识”下的安之若素和麻木不仁。近些年来,政府机关奢侈之风盛行,引发了包括政协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批评,中央曾多次强调“要努力降低行政成本,建设节约型政府”。那么,肩负着民主监督、参政议政职能的政协委员们,怎能心安理得地坦然面对政协会上的“中华烟”呢?
  地方经济不断发展,财政收入也在不断增加,但是,不仅是像河曲这样的贫困县,即便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,我们目前都还没有达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地步。勤俭节约不仅是国情的客观需要,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。同时,经济发展带来的财政宽裕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配置方向,既要大力促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,也要全面关注民众经济收益的不平衡,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全面进步,使经济发展的成果让全民共享。